怎么找杠杆融资 大咖说|吴晓求:政策前所未有,监管走向平衡

怎么找杠杆融资 大咖说|吴晓求:政策前所未有,监管走向平衡

  

图 吴晓求(本人供图)

  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 (谢婧雯)近期,我国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实施更大力度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等。

  就此,中新经纬《大咖说》近日独家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吴晓求表示,系列政策是前所未有的,也体现了监管正走向平衡。

  政策前所未有

  中新经纬:最近包括央行在内的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传递出什么信号?

  吴晓求:从9月24日三部门公布多个重磅政策的新闻发布会,到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不难看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资本市场正迎来一系列空前的政策支持其健康发展。

  在我看来,系列政策中最具意义的是央行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以往主要面向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政策不同,这次的焦点明确指向了股票市场与资本市场。此外,互换便利、专项再贷款等创新性的货币政策,都是非常重要的,是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以前没有这些东西,这次借鉴了国际先进做法,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可以说,此次政策是前所未有的。

  中新经纬:您认为此次系列政策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吴晓求:务实和信心。此次会议公告,风格和以往大有不同。以前惯常的表述如“稳健的货币政策”被更加具体的内容替换。现在不再特别强调“规范、完善、稳降”,而是直接表达要“大幅度降低贷款利率”,更加追求快速、实事求是。这是一个新的变化,非常直接地给市场注入了强大的信心。正如我此前所言,信心比黄金重要。如果信心缺乏、预期不明、安全感不足,消费是难以扩张的。

  政策的重点是要提升大家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社会的预期和信心。随着这些务实政策的逐步落地,经济的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对经济的安全感与信心也将得到显著地增强。

  中新经纬:该如何理解金融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吴晓求:在我看来,一个大国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向发达国家跨越的过程中,金融和科技是经济的两个重要引擎,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轻视金融作用的观点,都可能影响国家现代化建设、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体系全面革新。如果把金融的理论和方法搞通了,我们就能更高效地解决经济社会的问题,降低转型成本,加速发展步伐。

  当下,金融领域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服务边界正不断拓宽,现代金融的价值已不仅仅表现为定价、支付、提供流动性和财富储备等功能。越来越多样的金融业态,正催生出新的资本业态,包括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这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更是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催化作用。

  监管正走向平衡

  中新经纬:对此次系列政策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您如何评价和评估?

  吴晓求:我曾经多次提到,要是没有央行介入,中国经济无法快速发展起来,也很难恢复信心。所以,此次系列政策有央行的介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央行专门为股票市场创造的结构性工具,标志着央行的功能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央行从机构安全稳定为主,转向了机构稳定和资本安全的双重目标制。这实际上表明央行的功能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和金融结构变化的要求。

  中新经纬:此次系列政策是否也意味着监管正发生变化?

  吴晓求:监管正在走向平衡,走向包容。我认为这个是很对的。如果监管过度严格,会扼杀创新,那我们这些互换便利工具就出不来了。过去的确没这个东西,可见包容性的监管对于金融创新至关重要。

  同时必须强调,风险也还是要防范的。比如我们现在提到,市值管理很重要,但市值管理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容忍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很多人一提到市值管理,就以为是纵容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永远对这种违规违法行为零容忍。

  总的来说,监管本身应该是审慎包容的,导向是要推动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只有金融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为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服务。

  中新经纬:那么监管如何规避创新给金融带来的风险?

  吴晓求:监管的目标从来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尽可能地提升金融创新后的收益风险比。新技术带来了新改变,势必会产生新的风险。但我始终认为,我们不能因有风险而停止创新。其实科技创新给现代金融带来的风险比传统金融所具有的风险要低得多。如果科技创新能削弱传统金融的风险,同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那产生新风险的代价也是有价值的。

  拿融资方式的创新来举例:债券和银行贷款,相比而言,债券就是一种创新。如果发债的收益率很低,风险很高,那么它就不可能推行成功。再往后看,股权融资又比前两者有了不一样的优势。所以,迭代一定是越来越好的。

  当然,金融新业态因其新特点会产生以前所没有的风险,但在我看来,它的优势和带来的福利还是能远超它的负面影响。

  不用过度解读汇率波动

  中新经纬:近期人民币汇率破“7”,您认为这种汇率波动是短期现象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未来人民币走势如何?

  吴晓求:人民币的波动是正常的。7.0正常,7.1正常,6.9也正常。一个国家的汇率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谁也别指望它是一条直线。金融市场基本面越来越好,人民币自然就会升值了。

  我们不用过度地解读汇率的波动,这就像气温变化一样正常,除非是炒汇或者做外汇交易。

  中新经纬:您如何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占比是否能反映其国际化程度?

  吴晓求:在国际市场,国家需保证货币在出现大幅贬值时,能及时兑汇,以保障国家信誉。基于中国的大国国情,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才能保证正常的国际收支、国际贸易。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安全性和保值能力。所谓资本流向的地方不是天堂便是食堂,资本大量跑出的地方不是地狱便是监狱。这是因为“有收益”或者“安全”才能吸引外资涌入。

  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占比确实是货币国际化的一个指标,另一个指标是货币的财富储备功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增强人民币作为财富储备的功能,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和接受。

  中新经纬:那么如何增强人民币作为财富储备的功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吴晓求:中国要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强其作为财富储备的功能,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持有人民币的主体——无论是企业还是外国人——对它的信任度,应对这一挑战最为关键的便是完善法治。

  金融市场缺乏法治可能导致严重的违规行为,这将阻碍市场的正常运转,损害市场信心和干扰社会秩序。只有确保法治程序得到正当执行,维护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才能增强国内外公众对该货币的信心,也才能增强货币的财富储备功能。(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袁媛 宋亚芬怎么找杠杆融资